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

《中国果树种质资源多样性》丛书在京发布

 

2025年10月28日,由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组织编撰、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重大农业科技专著——《中国果树种质资源多样性》丛书在北京正式发布。该丛书创新性构建了涵盖野生近缘种、地方品种、现代育成品种的全维度资源图谱,首次呈现中国果树种质资源的多样化,填补了国内果树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空白。两院院士刘旭、李天来、钱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曹永生、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总编辑沈银书出席发布仪式。


1.jpg

二十载匠心铸就 全球首部中国果树资源“百科全书”

在发布会现场,丛书总主编、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王力荣研究员介绍,该丛书历时20年编撰,系统梳理了我国28种果树种质资源的遗传特性、地理分布与生态价值,形成共24卷、约260万字、有1万余幅高清图片的学术巨著。


2.jpg

这部凝聚全国50余家科研机构、300余位专家智慧结晶的学术巨著,成为全球首次全面、权威、系统介绍中国果树种质资源多样性的基础工具书,对于促进我国果树种质资源创新、保护和共享利用,推动我国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院士专家联袂点赞 夯实果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钱前院士、李天来院士、刘旭院士、曹永生副院长等权威专家在点评中指出,该丛书首次全面厘清我国主要果树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家底,为果树种质创新、遗传育种提供了精准的“基因图谱”,更成为打通“科研-产业”壁垒的关键载体,这是我国农业科技从“跟跑”向“领跑”跨越的生动体现。既可为科研人员提供基础研究支撑,也能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种植户提供实践指导,还可作为高层次学生培养的基础教材。该丛书的出版有助于“打通种质资源和育种密切协作与有效利用的最后一公里”,将种质资源优势转变为可利用的亲本材料优势,有利于选育多样化、个性化的果树新优品种。

专家与编辑密切协作 合力打造出版精品

丛书作者代表江东研究员分享编撰历程时感慨,种质资源科技工作者走遍全国各个省区,采集保存了数万份种质样本,每幅图片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辛勤汗水。出版社按照“整体打造、分批实施”的策略,建立作者-编辑协同机制,合理安排出版进度,精心编校、精心设计、精心印制,确保内容科学性、出版规范性、风格一致性。

出版社向多家机构赠书 扩大丛书影响力

在发布会现场,出版社向国家农业图书馆、中国园艺学会、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赠送了该丛书。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出版社对农业领域知识传播与学术研究的大力支持,更通过与这些权威机构的联动,有效扩大了丛书的影响力与宣传覆盖面,为推动农业知识的广泛普及和学术交流搭建了坚实桥梁。


3.jpg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西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160余位专家和代表出席了发布会。参会人员一致认为,该丛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从果树种质资源大国向研究强国的迈进,为落实“大食物观”、端稳“中国果盘子”筑牢了种业基础。

 

TOP